科教之窗

  • 2021.02.18
    近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发布了《关于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关培育建设项目结果的公示》。由金沙官网党委书记吴坚勇、校长丁晓东牵头,本科生院(学生工作部(处))组织申报,党委宣传部遴选推送的《打造“新时代•中国说”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项目,经组织推荐、资格审核、专家遴选、立项公示等程序,成功入围“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成为全国100个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之一。同时,金沙官网也是上海7所思政精品项目立项高校之一。金沙官网2018年首创“新时代·中国说”大学生讲师赛,并于2019、2020年先后举办了第一、第二届长三角地区高校“新时代•中国说”大学生讲师邀请赛、社团中国说以及“四史”青年讲师选拔赛,创新课程思政改革,选拔大学生讲师团,传播专业正能量与核心价值,受到光明日报、新华网、上观新闻、人民网等多家知名媒体的广泛报道。本次申报的《打造“新时代•中国说”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项目,以金沙官网“新时代·中国说”大学生讲师赛为实践基础,通过2年建设时间,进一步优化“新时代•中国说”项目机制,深化学校“三全育人”格局,充分发挥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学生主体在在课程育人中的作用
  • 2021.01.21
    近日,管理学院刘勇副教授与马良教授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控制与决策》(EI)2012年06期上合作发表的论文《函数优化的蜂群算法》入选2014年度“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郭进利教授在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权威性物理刊物《物理学报》(SCI)2014年09期上发表的论文《超网络中标度律的涌现》及2014年20期上发表的论文《非均齐超网络中标度律的涌现——富者愈富导致幂律分布吗?》入选2019年度“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函数优化的蜂群算法》一文基于蜂群觅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蜂群优化算法,在算法优化过程中,每个个体寻优策略由其以往寻优经验和整个群体共享信息决定,通过定义个体调整系数和个体与群体间差异系数实现算法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能力的平衡。借助泛函分析的压缩映射定理分析了算法收敛性,实验结果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论文成果对人工智能算法研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是管理学院围绕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的阶段性成果,体现了金沙官网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研究特色。《超网络中标度律的涌现》一文构建了超网络和复杂网络中统一演化
  • 2021.01.19
    1月14日下午,金沙集团1862cc与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华太极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成立的“太赫兹技术生态环境创新应用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光电楼1042会议室举行。副校长蔡永莲,光电学院院长庄松林,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科技处处长施敏,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蒋长敏、副院长张心良,华太极光光电技术有限公司于仁炎副总经理出席活动。金沙官网规划发展处处长李川、科技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司徒唯尔、学院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参加活动。蔡永莲首先向各位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高度肯定了三方此次合作的意义。她指出,联合实验室的建立是金沙官网高水平大学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期待联合实验室在三方共同努力下多出成果。庄松林院士向大家介绍了光电学院的学科特色以及在太赫兹科学技术方面获得成果,他认为联合实验室的建立将填补光电学院相关科研成果在生态环境领域获得应用的空白。施敏对金沙官网科研成果及平台建设等给予肯定,鼓励三方通过产学研合作助力生态环保事业发展。蒋长敏认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成立联合实验室是个良好的开端,在国家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上海市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的大背景下,将太赫兹技术应用到环境保护当中,开
  • 2021.01.19
    近日,金沙官网庄松林院士、顾敏院士领导的未来光学实验室在光力操纵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谷付星老师带领的课题组(https://iome.usst.edu.cn/)首次从理论到实验实现了在非液体环境中,使用等离激元驱动技术对金属纳米线进行精密操控。研究成果以《等离激元驱动的纳米线致动器用于片上操作》(Plasmon-drivennanowireactuatorsforon-chipmanipulation)为题发表在《自然》(Nature)子刊NatureCommunications上。等离激元驱动的金纳米线在二氧化硅微纳光纤运动示意图。展示了分别由波长为532nm和1064nm的脉冲激光驱动金纳米线在悬空微纳光纤上的运动。其中只有1064nm的脉冲激光才能有效地激发金纳米线中的表面等离激元,从而增强吸收光的热效应,并诱导产生表面声波驱动金纳米线沿二氧化硅微纳光纤运动。金属纳米线是下一代光子集成系统中非常有前景的基本组成元件,但是由于在非液体环境中纳米线与基底的粘附力很强(大小通常在微牛量级),该值远大于光镊的光动量产生的力(大小通常在皮牛量级)。缺乏可控和精准的操控方法将严重阻碍金属纳米线
  • 2021.01.14
    1月12日下午,由团市委、市农业农村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建委、市青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上海“美丽乡村”创意设计大赛颁奖暨优秀成果展示推介会在上海电影广场举行,上海市副市长彭程雷及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等领导出席并为获奖团队颁奖。金沙官网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参赛作品获得专业组高校团队最好成绩,环境设计系方智果、王振、王勇三位老师领衔完成的作品“层峦馥郁园”“小品大艺,隐于圩田”“桥汇南桥,未云何龙”共斩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2019年首届上海市“美丽乡村”设计大赛中,版艺学院团队曾与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并列获得长三角参赛高校最好成绩。经过精心准备,版艺学院组织三个团队报名参加本次大赛竞争更为激烈的专业组竞赛,与行业著名设计机构同台竞技,最终在高校专业团队中名列前茅。本次大赛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引导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上海市农业农村委面向全社会推出5个落地实施项目开展创意设计竞赛。大赛于2020年6月启动,吸引来自全国主要设计公司、院所的445个团队
  • 2021.01.14
    1月10日,在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的指导下,由世界翻译教育联盟翻译技术教育研究会(WITTATTES)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翻学院翻译技术教育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翻译技术教学大赛”决赛落幕。金沙官网外语学院英语(科技翻译)系系主任姜诚和新进教师韩洋组成的教学团队从全国近160个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以华东赛区一等奖的优异表现晋级全国决赛,最终获全国翻译专业BTI组特等奖。本届大赛分设非翻译专业组、翻译专业BTI(本科生)组和翻译专业MTI(研究生)组三个组别,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大赛初赛由来自华东赛区、华中赛区、东北赛区、华北赛区、华南赛区、西南赛区、西北赛区7个赛区共计157个教师团队参加,经过专家匿名评审及全国组委会审核,选出各赛区一等奖共22个团队晋级全国决赛。大赛决赛评选由线上说课、答辩两部分构成,三个参赛组别分别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若干名。本次大赛作为首届全国翻译技术教学大赛,对于推动翻译技术教学和应用向纵深发展,促进我国翻译技术课程创新建设与应用,展现高校翻译技术课程教师教学风采具有重要意
  • 2021.01.12
    近日,中英国际学院合作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公布了2020年度励志学生奖(InspirationalStudentAward)获奖名单,中英国际学院2017级工商管理专业的丁杨同学荣获“学生之声”(StudentVoice)证书。该奖项旨在表彰为促进中英双方院校友好关系而做出贡献的优秀青年学子。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副校长ChrisWigginton教授亲笔签发获奖证书,同时特别感谢了中英国际学院教师和家长们为学生学业所作出的辛勤工作和大力支持。丁杨表示,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其个人能力的肯定,这更离不开老师和同学的支持。大四临别校园之际,作为学生代表,她决心以实际行动践行职责,与同学们互帮互助、增加沟通。丁杨在学习方法上也给出了建议:有重点阶段性规划地完成学习任务。“四象限时间管理”是她的学习“秘笈”,将长短期的不同任务依据“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分类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和“既不重要也不紧急”四个象限,同时保持乐观的学习态度,用高效学习代替无用懒散的学习习惯。获奖证书供稿:中英国际学院
  • 2021.01.08
    金沙官网材料学院新能源材料团队,现有郑时有教授与袁涛、庞越鹏和夏水鑫三位青年教师组成,主要围绕新型储能电池关键材料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长期与国内外科研院所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2020年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九州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马里兰大学,以及国内的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进行技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和重要进展,在国内外期刊合作发表数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如在高容量金属锂负极研究方面,团队与南洋理工大学黄一中教授合作,提出一种简便制备稳定金属锂负极的新策略,通过在锂金属表面构建均匀且有柔韧性涂层,有效地抑制锂枝晶的生长,开发出兼具高比容量与长循环稳定性的金属锂电池,相关成果分别在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影响因子IF:16.836)和Small(IF:11.459)上发表。图1.高稳定金属锂负极柔韧共价三嗪骨架保护层的构建示意图团队与复旦大学孙大林教授研究组合作,基于空间限域和多相耦合作用,构建出钠离子和钾离子存储性能优异的复合电极材料体系,先后在AdvancedEnergyMaterials(IF:25.245)、ACS
  • 2021.01.07
    近日,在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沪江学院教师刘永作品《诗经·郑风·风雨》荣获“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大学组二等奖。本次比赛包含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在线答题考试三个环节。此前,刘永已在上海赛区取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二届“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由南开大学、中国教育学会、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承办,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经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民族正气、爱国精神、道德情怀和艺术魅力,引领诗词教育发展。此次获奖体现了沪江学院人文素养课程体系深化及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果,也彰显出学院致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诗词美育的特色。刘永获奖证书供稿:沪江学院
  • 2021.01.05
    2020年,金沙官网庄松林院士、顾敏院士领导的未来光学实验室在光子轨道角动量研究领域取得国际瞩目的成绩。詹其文教授带领的纳米光子学团队在世界光学顶尖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发表文章,首次从理论到实验展示了具有时空涡旋相位并携带光子横向轨道角动量的新型光场,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光子轨道角动量自由度(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6-020-0587-z)。团队在此基础上迅速开展了系列工作,成功实现对光子轨道角动量在时间域上的超高速调制,并找到在亚波长空间尺度上聚焦生成高度局域化的横向光子轨道角动量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研究这一新型光子态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打下基础。这一系列研究成果入围美国光学学会(OSA)评选的全球30项2020年度光学重大进展(https://www.osa-opn.org/home/articles/volume_31/december_2020/features/optics_in_2020/)。研究团队创造性地利用空间频率-频率面到空间-时间面的傅里叶变换,成功生成并表征了携带横向光子轨道角动量的超短脉冲光学波包。这一新型光波包在光子
  • 2021.01.04
    12月31日,“有温度的设计——上海‘设计之都’十周年暨‘2010上海世博会’十周年创意设计作品展”在世博会博物馆开幕。来自上海市社会各界的嘉宾、高校师生齐聚一堂,见证设计构筑美好未来的上海“设计之都”十年发展之路。学校机械艺术博物馆展品——版艺学院教师宋方圆创作的机械艺术作品《十二生肖》入选并亮相该作品展,受到参展领导、专家和观众一致好评。开幕式现场本次展览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及上海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指导下,由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上海市工业美术设计协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展览内容包括“有大美的汉字”“有活力的非遗”“有器度的书房”“有情怀的城市”“有意思的交互”及“有热度的世博”6个板块,宋方圆创作的《十二生肖》系列作品亮相“有意思的交互”展区,该系列作品为动漫机械互动装置,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家喻户晓的生肖民俗文化。装置采用了木工技艺与机械结构相结合的手法,让角色玩偶在一定时间跨度完成预设动作,营造出有趣幽默、颇具
  • 2020.12.31
    版艺学院环境设计系骨干教师郑振华,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高水平学术期刊《BMC老年医学》(BMCGeriatrics,ISI-JCR检索SSCI一区,影响因子3.077)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老年人社会网络的年龄序列及其对幸福感的影响:基于中国城乡比较”(Agesequencesoftheelderly’socialnetworkanditsefficaciesonwell-being:anurban-ruralcomparisoninChina)。该期刊是社会环境学、老年医学领域顶尖一区期刊。这也是郑振华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第3篇SSCI一区(ISI-JCR检索)论文。该论文依托郑振华本人主持的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积极老龄化视阈下社区环境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20YJAZH140)的成果产出。基于交叉学科的研究,使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不同年龄段的城乡老年人进行分组比较。所有数据均引用近年来中国纵向老龄化社会调查(CLASS),采用多阶段概率抽样方法,针对60岁以上的中国老年人,最终样本总数为9523。论文分析了中国城乡老年人社会网络特征,并深入比较
  • 2020.12.31
    2020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于12月29日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卓越论文统计报告》,并且评选出“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金沙官网环建学院张晓东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2篇论文成功入选高质量论文。我国以细颗粒物(PM2.5)、臭氧(O3)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污染状况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相关研究显示,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是形成PM2.5和O3的关键前体物,是复合型大气污染的重要诱因。因此,环境与建筑学院崔立峰和张晓东等老师制备了一系列改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用于吸附去除气相甲苯,系统研究了改性MOFs材料的甲苯吸脱附等温线以及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在微孔UiO-66上形成的缺陷位点可以高效捕获甲苯,形成的介孔孔道有利于提升甲苯分子的传质速率,这些都有效提升了甲苯的吸附性能。相关研究成果“气相甲苯在改性微介孔UiO-66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上的吸脱附动力学和穿透曲线”(Adsorption/desorptionkineticsandbreakthroughofgaseoustolueneformodif
  • 2020.12.30
    “华为杯”第十七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于9月17日至21日举行,来自国内外共456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14436队研究生交卷参赛。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和特邀专家共637人,分网上和集中评审两个阶段,经过专家委员会近两个月认真、严谨的阅评,竞赛结果于近日揭晓。金沙官网研究生在本届大赛中再获佳绩,荣获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80项、三等奖121项,获奖总分排名全国第一,连续10年被竞赛组委会授予“优秀组织奖”。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一项面向在校研究生进行数学建模应用研究的学术竞赛活动,现已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实践学术竞赛活动之一。一直以来,在学校领导和研究生院大力支持下,理学院高度重视此项赛事。自6月起,研究生院和理学院就共同启动有关赛事的宣传工作,研究生院负责统筹规划,理学院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理学院利用暑假时间接受同学们的咨询和报名审核,并据此项赛事组委会的安排,及时通报参赛学生并组织落实。为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不良影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今年理学院加大了对竞赛的宣传
  • 选择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