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由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和金沙官网沪江学院共同主办的“数字时代网络衍生创作学术研讨会”在B站总部举行。沪江学院副院长、校美育中心副主任朱慧锋,对外汉语教研部主任计冬桢,文化素质教研部主任刘永,以及对外汉语教研部的全体教师参加论坛。
朱慧锋在致辞中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沪江学院教师积极思考,与文学所和B站的同仁们学习研讨,碰撞出思想火花;二是希望青年学者积极行动起来,拿出创作的热情,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主阵地,勇当创作的急先锋和主力军;三是希望高校和科研机构手牵手,共同打造新文科建设和科研的高地。
研讨会现场
刘永做“网络文学的美育价值”主题发言,从康德美学理论和国学四维度理论出发阐释了网络文学的美育价值。网络文学作为新生事物,受到资本运作和消费时代的影响,难免产生很多内容低劣的作品,他对此表示,不必过于担心,历史和时间总会筛选出值得流传的精品。
计冬桢在交流发言时表示,网络文学正反映了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与变化,互联网本身就带来了一种“撕裂”,人们既认识到网络发展的必然性,又对其感到焦虑,如何自处是这一时代中的每一个个体需要思考和面对的,从而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
合影留念
供稿:沪江学院